防空洞里偷偷摸摸打燕皮

题目:防空洞里偷偷摸摸打燕皮
作者:侯希辰 包华 俞晓娟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8年10月14日A3版
  “那时我们刚做个体户不久,心里忐忑不安,但感觉有奔头了,干起活来特别有劲。”陈君凡,同利肉燕老铺第四代掌门人。
  陈君凡说,他们在1978年底开店经营肉燕,当上了福州第一批个体户,“偷偷摸摸在防空洞里打燕皮,丢掉铁饭碗时做好了到街头当乞丐的打算,四处找亲戚朋友借肉票,这些都是当年经历过的真实故事”。


钉个玻璃箱当柜台,木板上写店名


  陈君凡说,1978年,他刚从知青招工到闽侯一家工厂当工人,父亲陈存谈在福州燕皮厂当厂长,“当时家里很穷,一家七口人就靠父亲每月40多元的工资加上我挣的13元过日子,全家睡觉打通铺,特别是弟弟陈君恩双目失明,给他寻医问药就已欠下一笔债”。
  “父亲和我都有一个祖传做肉燕的好手艺,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改善生活?”陈君凡在工厂忙碌时,常会冒出如此念头。他说,上世纪50年代,同利肉燕老铺等公私合营,成立“台江肉燕社”。到上世纪70年代,肉类供应紧张,肉燕曾一度禁止生产。那时,大家婚丧喜庆要吃一碗“平安燕”,就得攒上许久的肉票偷偷请人打肉燕,许多人找到陈存谈。由于害怕被发现私打燕皮,陈家人就在自家挖的、原本用来防空的一条七八尺深的大沟里打,赚点钱贴补家用。
  “1978年下半年,城里悄悄开了几家私营店铺,出现了‘个体户’这个称呼,大家都在传,政策变了,个人也能开店。”那时,父亲陈存谈的一个朋友也做起个体户,他特地跑到家里对父亲说,“你儿子年轻力壮,又有手艺,守着这么好的条件还受穷,那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嘛。”这话让陈家每个人都很心动,可陈存谈父子却对当个体户犹豫不决。
  开了多次家庭会议后,陈存谈决定开店当个体户,“还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父亲和我继续上班,由待业的君恩出面申请个人营业执照,我们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做工。”陈君凡说,很快,营业执照申请下来了,当时开店是半遮半掩的,把老屋临街的房间,隔出一块15平方米的地方做店面,自己钉个玻璃箱当柜台,再用石灰刷白一块木板,写上店名就开张了,连鞭炮都没敢放。


“个体户这条路,看来能长久走下去”


  “开业那天,父亲特地把藏在床下好几年的打燕皮的木墩找出来,洗得干干净净地摆在店里。”陈君凡记得,父亲那时的表情非常兴奋,尽管开店时没有宣传,但生意相当好,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肉燕。
  陈君凡说,那时,他们父子俩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打燕皮,一直做到上午7点30分后再去上班,傍晚下班后再赶回来照顾店里生意。
  几个月做下来,陈家人一算收入,惊呆了,一个月挣到近1000元,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是普通干部收入的20倍以上。家人都说,再做一段就能成万元户了。时间不长,陈家的生活发生明显改变,吃穿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还清了家里欠的债。
  1982年,陈存谈和陈君凡决定辞职当个体户。“父亲就说了句,看来这条路能长久走下去。”当年11月22日,同利肉燕老铺重新开业。“店里装修了一遍,父亲特意买来一大串鞭炮,开店门时放得震天响。”陈君凡说,从那天起,他们名正言顺地当起了个体户。
  “经济上翻了身,1981年买了台北京的雪花牌电冰箱,还在老屋后面盖了新房。”陈君凡印象最深刻的是,1983年,他们花了6000元给喜欢音乐的陈君恩买了台钢琴,运到路口时,街坊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
  但当个体户也曾遇到不少苦恼。“买肉要肉票,一个月我们全家只有几斤票,不够店里一天用的。”陈君凡说,他们只好四处找亲戚、邻居、朋友借肉票,再向买肉燕的顾客收购肉票,这才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他们还遇到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当时有些人对个体户的偏见,“挺瞧不起个体户,觉得不是正当职业。还好过了几年,个体户越来越多,国家也鼓励,这种偏见渐渐就没有了”。


改革开放使得老字号得以发扬


  挣到了钱,陈家父子开始想到怎么把品牌做起来。陈君凡设计好商标,跑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却因没有固定场所没能注册成。1996年,福州澳门路旧城改造完成,同利肉燕老铺有了固定店面,但在三四个月前,同利商标已经被北京郊区的一家食品厂给注册了。
  “回到家,我就给国家工商局写了一封申诉信,没想到两个月后,北京工商局和商标局派人专门来调查。”陈君凡说,父子俩向调查人员详细介绍了制作肉燕的全过程,调查人员当场就说,这福州独有全国唯一的肉包肉的馄饨,怎么不能注册?回到北京不到半月,标有“同利”字样的燕皮商标便批准下来了。
  “接着又把服务商标、商品商标、形象商标、文字商标一股脑儿地注册下来了,我是福州市第一个以自己的形象注册商标的人,还获得了福州市‘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陈君凡说,这几年同利肉燕的生意越做越好,自己也刚获得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在采访中,陈君凡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改革开放,“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同利肉燕这百年老字号得以发扬。”陈君凡说,前几天他的孙女出生,“我要培养她成为第六代传人,把同利的牌子做下去。”



14.jpg


陈君凡,同利肉燕老铺第四代掌门人


15.jpg


陈君凡师徒捶打肉燕


16.jpg


“肉燕”已经成为福州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符号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