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及其古建筑

杨秉纶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的代表,它以庞大实体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专家的关注,本文就三坊七巷形成及其建筑的方方面面作扼要的介绍,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坊巷由来
  福州古城始建于汉代。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汉代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冶城旧址在福州古城东北隅(今鼓楼区鼓屏路屏山、冶山一带)。历史文献记述都语焉不详。近年考古,在这一带多次发现汉代遗迹。因未全面发掘,冶城内外坊巷也详情就无从知晓。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在侯官设立晋安郡,以冶城为郡治。郡守严高因冶城狭小,遂将城池自北向南扩展,是为子城。子城南门称虎节门,位于今鼓楼区虎节路北(虎节门河已淤寒为虎节路)。子城内设东西二坊,东依仁坊,西遵义场。这是福州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坊巷。三坊七巷位于子城外东南隅,可证三坊七巷的形成应晚于此时。
  晋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战乱频仍;晋安郡(今福州)远距中原,间关阻隔,未受战乱波及,正是避乱好去处,中原贵族、士人纷纷入闽避难。《闽林大宗世谱·林氏族谱序》:“吾林出身子姓,黄帝之后,历唐虞、夏、商……至西晋,林礼徙籍于下邳,遂为徐之望族。传至孙,为晋安始祖禄。后中州板荡,衣冠卿相者有八族徙闽居之,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福州子城是晋安郡治所在,自是南来避祸者的首选之地。《三山志·罗城坊巷》“新美坊(旧黄巷)。晋永嘉南渡,黄氏之居此……。”宋代新美坊就是唐代黄巷,黄巷就是今七巷之一。
  又一则“道山坊(以道山亭名之),内道士井。初,晋时林氏入闽,有华阳道士谓之曰:可凿井于南山下遇磐石则止。乃如其言……泉遂涌,至今旱不涸”。道山坊在三坊七巷南面乌石山北坡,道士井至今尚存,在今道山路永祚社。
  这些记载,证实了晋永嘉之乱贵族南来福州聚居于晋安郡城周围,也就是三坊七巷始为外来人口聚居地的佐证。
  晋安郡几经变更改称闽州。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闽州为福州都督府,福州之名沿用至今。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主政于闽的王审知修罗城。罗城是在子城基础上,向东、西、南、北扩展,南自虎节门扩至利涉门(虎节路至安泰桥);北自鼓楼扩至永安门(钱塘巷一带)东自丽文坊扩至海晏门(五四路澳桥),西自杨桥至扩善化门(今善化坊一带)。方圆四十里,子城周围聚居地都纳入城内,成为罗城坊巷。
  至宋代,三坊七巷已基本定型,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郡守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罗城坊巷》就明确列述三坊七巷中的三坊六巷。引文如下:
  “棣锦坊(旧通潮巷,以二陆(陆蕴、陆藻)知乡郡,改今名)”
  “大水流坑(湾)”“小水流坑(并通浦尾)”
  “文儒坊(旧山阴巷,后改儒林。以郑祭酒穆之居,改文儒。)”
  “光禄坊(旧曰闽山)。光禄卿程公师孟游法祥寺,置光禄吟台,因名之。”
  “清泰门出清远门外(地名后街,东通大街。)”
  “登俊坊(地名杨桥,旧曰右通衢)。”
  “郎官坊(以刘涛子孙皆为郎,故名)”
  “兴文坊(地名塔巷,旧曰修文,其中举人数不利,陈知县肃改“修”为“兴”……)”
  “新美坊(旧黄巷,永嘉南渡,黄氏已居此……崔大夫及第,因改今名。)”
  “元台育德坊(旧安民巷。刘中奉藻以孝闻,郡上其事,诏赐粟帛以旌之,因号其坊曰锡类。余太宰深登庸,以其居改今名。)”
  “聚英坊(内紫极宫,故名仙居,后崔、李二姓咸贵,因改名。)”
  《三山志》对坊巷的记述,为宋以后历代志书所沿用并依历史演变而加以充实,例如明代黄仲昭纂《八闽通志·坊市》关于三坊七巷的记述:
  “衣锦坊(旧通潮巷口,初以陆蕴并弟陆藻知乡郡,名棣锦。后王益祥致仕江东提刑居其内,改今名。)”
  “耆德魁辅坊(在急避巷口。宋郑性之居于其内,后以丞相致仕,时为立此坊。)”
  上述记载证实了至宋代三坊七巷和南后街均已存在,其范围也已相当固定。
  除了上述文献记载,1993年8月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队联合普查三坊七巷现状,并在衣锦西北边缘的柏林坊进行了探查性质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唐,宋时期生活用具,瓷片和实物,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述。以此推断,三坊七巷的沿起应始自晋末永嘉间,历经隋、唐、五代的拓展,至宋代已定型并沿袭至今。
  二、三坊七巷建筑面面观
  从三坊七巷的历史考察知道,坊巷并不是预先设计,而是由人们的聚居地逐步拓展形成。坊与坊之间,巷与巷之间均存着差别,各有各的个性,从总体上看,却也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以下试从几方面谈谈三坊七巷的建筑特征和风貌。
  (一)坊巷风貌
  坊巷建筑的坐向都采取南北坐向,这样非常适用福州的东南风向,有利于通风,坊巷的走向则是东西走向,由于不是事先按统一规划建造,所以各个住宅前前后后排列而形成弯弯曲曲形状,比统一规划更有情趣;坊巷道路宽窄不一,最宽的不超过八米,最窄的路面是衣锦坊与文儒坊之间的闽山巷,仅3米宽的路面。个别坊巷不仅不笔直,如郎官巷前一段自东往西,中段还有一小节折向北,然后再往西行。放眼望去,坊、巷全貌若隐若现,颇有“小巷深深深几许”的韵味。
  坊巷路面都采用石板铺设,石材路面的好处在于夏天散热快,雨天不积水。所以,直至1970年之后才逐步被水泥路替代,如果有朝一日再兴三坊七巷,还是以采用石板路面为佳。
  坊巷中的各个宅第墙或其他建筑的墙均用石勒脚(富家是用既宽且高的平整堵石,一般人家用的则是方整石砌勒脚),以便墙体的稳固。墙体用白灰粉刷,青色灰瓦覆盖墙顶,墙的形态端壮,色调淡雅又朴实无华。
  宅门正面处理手法,繁简不一。大户人家通常三开间(称三间排)或五开间(俗称五间排)木版门,上覆门廊,两侧护以高耸的马头墙,墙的正面墀头上(堵版)施有花卉或瑞兽等彩色灰塑或彩绘如意、祥云等纹饰、图案,朱红漆大门上配有铜铺首、门环、整体气派非凡;有的宅门在一片粉墙中仅设双开版门(乾隆、嘉庆间则在石门框上安装上一副宁波门,纯粹为了装点门面)门上方,贴墙建门罩(单坡雨披)。考究的门罩还采用弓梁、悬钟(垂柱)。这类门面,精巧雅致,与大宅门对照相比则各有千秋。宅门大小不一,繁简错落,在一片粉墙青瓦景观中静动相间,辅以弯弯曲曲石板路,加强了坊巷的深幽意境,有呼之欲出的效果,令行人驻足,留连忘返。
  (二)建筑门类繁多
  三坊七巷建筑以宅第为主体,宅第中还有从属的亭、台、楼、榭、和池沼、桥梁、山石等。住宅之外还有宗教建筑庵、堂、寺、观;有用于宗族活动的祠堂、有用于公共活动的馆舍、有用于生产活动的作坊以及公共娱乐坊所。
  非住宅普查统计如下:
  衣锦坊:菜堂(带发修行的女佛教徒聚居地)、柯氏祠堂、观音亭各1处。
  大水流湾:巷东口跨街亭1处,亭内祀奉裴仙(狐仙)。
  小水流湾:巷西口张真君殿1处。(张真君是福州商界供奉的保护神。
  大小水流湾是福州传统的家具作坊与聚散地,这里家家户户既是商店又是作坊和住宅。
  闽山巷:原有闽山境1处(境神,是福州地区特有的宗教信仰对象,它是负责本街坊凶吉祸福的神祇)。境已废圯。巷北口跨街亭1处,供奉财福正神。财神为赵公元帅和土地爷。
  文儒坊:陈氏宗祠(林则徐母陈氏家族)、学堂(林白水创办)、永泰会馆、鄢家祠、甘氏祠堂(甘国宝,屏南人,由侍卫升总兵,两次任台湾总兵,甘国宝家祠在坊西口南侧),林氏宗祠(明代三代五尚书福州濂浦林氏家族),听雨斋(福州名人聚会的私家园林)和三官堂(神庙)各1处。巷西口有唐罗城金斗门外城壕上金斗桥1座。
  光禄坊:机房里(明代纺织作坊旧址)、玉尺山光禄吟台摩崖石刻1处(含池沼1口)、道南祠(纪念宋理学家杨时专祠,今鼓楼第三中心小学校址),坊中段南侧老佛亭桥,跨罗城大濠(今玉山涧河沿)。
  郎官巷:泰宁会馆、讲书场(演出福州曲艺评话、伬艺)、汀洲兰氏宗祠、天后宫等各1处。
  塔巷:电光(灯)公司办事处(今废品仓库)1处。
  黄巷:南华戏园、别有天照相馆各1处。
  宫巷:关帝庙(已改为小学校址)、连城张氏试馆(馆内大厅设神龛,供奉魁星)。
  吉庇巷:中段北侧谢家祠1处。
  以上的非住宅建筑统计,反映了三坊七巷民间习俗、宗教信仰。在建筑结构类别方面,均属于木结构,只是在使用功能上有别于住宅建筑。在诸多非住宅建筑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郎官巷天后宫。福州祀奉天后很普遍,绝大多数是各地来福州经商的同乡会会馆,供奉的主神就是妈祖(天后)。福州本地的天后宫大多数建在临水的江河之滨,如亭江天后宫、马尾天后宫、台江区的马祖道、福州水部门天后宫等等。郎官巷之所以有天后宫,是因为郎官巷西口紧邻大、小水流湾(宋代称水流坑),通连罗城大濠的浦尾,这里的入城船只可达三处。所以郎官巷天后宫也是三坊七巷历史地理变迁的标志。这座天后宫于建国后被占用作街道工业作坊,在我们普查中发现尚存有殿堂内藻井,殿堂前檐用的雀替刻的纹饰也是水族。
  (三)住宅建筑特征
  三坊七巷的住宅与福州古城其他坊巷的住宅有着共同的特征与风格。如果说有不同之处,只是三坊七巷中经济富裕之家较多,深宅大院相对集中,类似坊巷,如三坊七巷的东南向隔河的朱紫坊就不亚于三坊七巷。再就是深宅大院与一般宅院之间只有规模大小,结构繁简之分。建筑均为穿斗式木构架,特征、风格基本上一致。试列述如下:
  (1)布局顺应自然,主从有序。
  三坊七巷住宅朝向,不论大门朝向何方,宅的主建筑总是南北朝向,福州气候以东南风居多,南北朝向就是顺应自然气候条件,取冬暖夏凉的优点。
  一座宅院,通常由一道门墙(配置坚固版门)和一个院落组成。大户人家,版门之外还有宽敞的门厅,厅为三或五开间(也称三间排、五间排),也称门头房,专供男仆役或轿夫、车夫居住。
  院落以主座建筑(厅堂、两厢)为中心,前后均有石铺天井,天井两侧建石铺通廊或披舍。主建筑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明三暗五格式),正间为厅,隔成前、后厅;次间(稍间)为厢房。这种格局有利采光、通风、防雨、遮阳;使用厢房则依照长幼辈份先后安排使用。
  一座住宅也可以有好几个院落,几个院落通常是沿轴线前后排列,也有住宅是按双轴线排列多个院落。
  (2)墙上文章,别具一格。
  墙在建筑中用以分割、封闭空间,而福州的传统建筑匠师们匠心独具,利用墙体壁面空间,加以美化,运用彩色灰塑和彩绘,美化墙面,使平板、生硬的各方位的墙面有了生动艺术形象:门两侧山墙砌成形象高耸如骏马嘶鸣的马头墙,墙体正面堵版镶嵌彩色灰塑的寓意:“福”、“禄”“寿”“喜”,人物、瑞兽、花草、如意云等等,使单调门面变得生动和气势雄伟。住宅两侧山墙砌得高过屋脊,墙体外观为圆弧形,或砌成鞍形,俗称“马鞍墙”,既有防火功用又显气魄壮观。
  最突出的还是院墙内向檐下的壁面装饰“墙头花”。“墙头花”是福州的口头语,准确地说应是墙头花边装饰。装饰花边内容很广,最常见的是把房主人姓氏中最著名历史故事如刘姓用“刘邦斩蛇起义”或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杨姓用“杨震拒金四知堂”,林姓用“比干剖心”等历史瞬间场景用彩色泥灰塑造成连环画,既美化装点了单调的墙体,又以形象的画面对子孙进行家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除了人物故事情节之外,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飞禽、走兽等内容,如“富贵牡丹”、“石榴百子”、“梅雀争春”、“走马封猴(侯)”、“麒麟送子”等等。灰塑之外,也有只用彩色描绘博古器物、春草、如意、祥云等等。总之,“墙头花”是在人们欣赏艺术之余接受家族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又一种形式。就建筑艺术角度而言,“墙头花”使粉墙、青瓦更加显出清淡、稳重,好比在一领青衫上箍(音捆)一道绣花边,在平淡中注入生机,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墙头花”还是仅见于福州古建筑,它可与江浙流行墙头砖雕相媲美。
  (3)雕梁画栋,精工细作。
  雕梁画栋通常是泛指古建筑精美所在。三坊七巷宅第木构装饰的部分集中在前廊、明间厅堂正立面、和门、窗、户、扇。
  廊位装修,明清有明显区别。明代檐下出挑斗拱特色是方整、朴实、大方,线条流畅。撩檐檩下由令拱(单拱)承托;清代檐下斗拱形状多样化,斗的形状有梅花、海棠、甚至有荷叶、蝴蝶等式样;挑檐檩下用悬钟(吊柱、垂柱)和雀(挂络)。明代廊顶用弯椽棚顶,朴素无华,但在梁架上的驼峰雕刻花卉装饰,柱础石为圆鼓或毡帽形,也相对朴素。清式廊位构架绝大部分构件都施以雕刻,驼峰常刻成狮子,俗称“坐梁狮”,十分精美华丽。柱子除圆形之外还有方形并讹角。柱础的雕刻更是精彩多样,有宫灯、圆鼓、瓜楞、桔瓣等造型,刻工则运用了涂雕、浅雕、线刻、阴刻和圆雕等技法,堪称精雕细琢。
  厅堂正立面装饰由屏门(隔前后厅)开始,厅门多数采用朱红漆地或“点金”或“团鹤”,有金碧辉煌的效果。屏门上襻间拱,明式常见倒立人字形驼峰与方整的一斗三升,或是用刻花小隔扇;清代式样有部分沿袭明制,更多的变形有一斗三升,如花篮形、宝瓶形、卷出形等,柱头还另镶嵌悬身堵板,堵板雕刻内容都是寓意吉祥如意的,如“天官赐福”“福禄寿喜”等等。
  门窗、户扇装饰,明式多用柳条窗棂,编得简洁朴实;清式则品种多样,制作讲究,变化多样,有拼花、组字、几何图案(八吉、棱形、方胜、冰裂纹、正斜*9蛀(万)字、井口字、人字式、竹节式、连钱纹等等。清式户扇上屜板、绦环板(腰板、堵板)绝大多数是精雕细作,在技法上采取浮雕、阴刻或拼组等手段。雕刻内容方面则有人物故事、博古器物、四季花卉、瓜果菜蔬、海鲜鱼蝦,以及戏曲、小说等情节、场景等等。一扇窗、一扇户扇,从上到下就是一幅精雕细刻的图画,成组的窗门户扇就是一组组琳琅满目的雕刻艺术品。
  综上所述,三坊七巷的建筑首先注重实用,顺应自然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土木构件和空间进行装饰美化,从宽窄的坊巷街道、深幽的环境到高低不一的门墙、深浅的院落,以至室内外精雕细琢的装修等等,处处蕴含着福州历史文化的内涵和韵味,独具福州地方风格,是一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古代建筑文化,在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