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发轫于晋代,形成于唐末。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的外围,仿效唐长安城修筑罗城。“三坊七巷”就在罗城的西南部一直延续着唐长安城的里坊规制。历史上长安城有汉、唐两个时期。西汉长安城略具方形,而城内有效面积绝大多数都建大型宫殿,如长乐宫、未央宫,还有明光宫、北宫、桂宫等;其他用途的有效面积极少,几乎没有大众居住的建筑。据记载汉长安城内有九街、八陌、一百六十闾里,宫殿的面积总和占四分之三。而唐长安城则有别于它,全城面积成方形,中轴中心为明德门,正对皇城的朱雀门,大街甚宽,实际上是天街,也称朱雀街。东西大街十一条,南北大街十四条,组成一百0八个街坊,商店市场集中,大街两旁都是官署、衙门、寺院、庙宇,居民在坊内修合院建筑,穷苦大众住在坊曲之中。城内大部分是住宅区和市肆区,宫殿仅占全城总面积的九分之一。这种从“城”到“市”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从此,也形成了城市的里坊制度。
里坊制度的主要原则是:中心布局原则、对称安排原则、方块居住原则、市场固定原则和市民宜居原则。尽管这些原则国内诸多城市都曾运用,但最为难得的是“三坊七巷”不仅全面的实施,而且千年至今依然基本地保存下来,这正是弥足珍贵之处。
一、中心布局原则
唐长安城的建筑,首先是确定城市的中心,而后考虑向四周扩展,从而推定整个城市的总体范围,以若干对称的街坊组成。福州古城也是这样,中心就是当时的福州军事、政治机构的所在——大都督府衙门(今鼓屏路与湖东路的交叉处),沿着直线南至鼓楼,其南面为宣政街,其东是东衙(今东牙巷),西是西衙(后来的西牙巷)。而就“三坊七巷”来说,也同样依据中心布局的原则,即以南后街为中轴,向左右两侧扩展,至今保持不变。
二、对称安排原则
唐长安城的总体是中轴对称布局,即以纵贯全城中心的朱雀街为中轴,左右完全对称安排。福州古城历代的中轴线都是古代的宣政街,即后来的南大街,现在的817北路。其道路的格局和街市的安排也是讲究对称的。以南大街为中轴,东西对称是:东为东街、横厂巷、花巷、锦(境)巷、织缎巷、津泰路;西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只可惜宋、明、清三次大火,把东边的坊巷格局破坏了。西边则保留得很完整,就是现今的“三坊七巷”。而再从“三坊七巷”来看,它以南后街为中轴,东巷、西坊原来完全对称,只是东侧的“七巷”从唐末至今始终完整保留,而西侧在“三坊”之外,过去还有小花巷、大水流湾、小水流湾和丰井营(通大光里),也同样是七个坊巷。这个格局的历史仍可追寻。
三、方块居住原则
唐长安城的居住区是按棋盘式营建,外边围以方正的城郭,内部由纵横交错的街坊分割,成为方形或矩形的方块,小方块内又划成大小院落;再加上封闭式的里坊制,主要街坊建有坊塔,设有坊门,实行夜禁制度,每日早晨开启坊门,晚间关闭坊门,不许随便出入,以保证社会安定。同样的,“三坊七巷”的总体也是棋盘式的,坊巷规整,经纬分明;而且自古以来也都设坊门,有的还设坊塔(如塔巷)。几十年前还曾加上木栅栏,早晚关启,严于防范。至今各坊巷的门坊也都在;有的小弄还设弄门,如漆店弄,仍管理如初。
说到坊巷的管理制度,不能不提“三坊七巷”的乡规民约。至今文儒坊东口北墙上还嵌着一方“乡约碑”。碑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上面刻着:“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衔,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这是古时“三坊七巷”坊里管理的明证。
四、市场固定原则
唐长安城在城内朱雀街的两旁,以四个街坊的位置设置:“东市”和“西市”,商店市场集中,其他街坊没有商店,没有购物之处。坊巷封闭,市场敞开,这是一千多年前的状况。古时“三坊七巷”的市场也同样集中在南后街,沿街市肆,衣食住行,样样俱全;而各个坊巷内则只有个别生活日用品的小店。这种市场固定的原则一直延续至今未受破坏。
五、市民宜居原则
唐长安城大街小巷的布局很有特色,商店、旅馆、酒楼都在东、西市,除九条纵贯南北的大街外,里巷都是东西走向的,里巷的南北侧营建合院住宅,人们工作、劳动一天,都回到里巷的家中,休闲、聊天,路上行人稀少,生活安祥舒适;没有市场上的喧嚷声、车马声,也没有任何的吵闹声,所以达到古人所言“居之安”的效果。“三坊七巷”同样始终保持着这种特色。从整体来说,它既靠近省城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便利;但商店、酒馆都布置在纵向的南后街,各个坊巷则都是东西走向的,巷内营建住宅,全是南北向的,庭院深深,冬暖夏凉,坊巷幽雅,环境宽松,闹中取静,生活舒适。而且周边教育、文化发达,人文氛围浓郁,真可谓理想的安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