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你不可不知的30句名言

《旧制度与大革命》:你不可不知的30句名言

..

法国大革命,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陌生。我读高中时,它是世界历史课本里的重点章节。巴士底狱中仅关押了七名罪犯,路易十六是一名改革者,以及恐怖执政时期把数万人送上了断头台,都是当时的课本不告诉我们的。

托克维尔的著作,在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中都是经典,我在中美两所大学读书,都被列为必读书目。学历史出身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阅读这本书,因为在历史的画廊中,中国似乎又出现了复制品。此外,我认为目前对中国来说,政治学的研究,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时局的变化。

中国正处于改革欲进不得而又欲罢不能的最痛苦阶段吗?《旧制度与大革命》警告说,那场革命就是通向断头台之路。但托克维尔也断言,接受启蒙与置身繁荣中的中产阶级和农民憎恨特权,追求自由不可阻挡。

这本书中有两处被人忽略之处:18世纪中,法国的重农学派主张行政改革,曾提出借鉴中国康熙时期的清朝统治。另外,作者在注解中举例法国朗格多省,“新时代精神平稳顺利地渗入了旧制度中,做了很多改变,却没有摧毁任何东西。”革命必然是断头台,或者说革命是1890年代的法国必然的结果吗?

如何迈向改革而又避免革命,历史的回音再次响起。

以下是我从中摘录的30句话:

1.      正因为旧制度已经摧毁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才变得比以前更加恶毒千百倍。

2.      法国政府一直有一个特点,即使在当时也是这样:它对一切与公共事务有关联的人怀着强烈的仇恨,尤其那些能在它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公共事务有关联的人,无论是不是贵族。总之,它不想看到人们以任何方式管理自己的事务。

3.      18世纪的报纸,虽然刊登的诗歌比政论文章要多得多,但仍然引起了政府的无限嫉妒。

4.      历史是一座画廊,但原创性作品很少,全都是复制品。

5.      18世纪的法国中央政权已经废除了所有权力机构居于中间并调节两者关系,所以中央权力和民众的鸿沟就越来越大,中央权力就成了社会机器的主流,成了国家生活的唯一源泉。

6.      政府好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人们有需求的时候自然就会求助于政府……这里是旧制度下各阶级唯一可以自由融合的地方。农民的牛或马丢了,恳求补偿;富裕的人请求贷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土地,获得更多利益;工业家恳求特权,排挤竞争对手;商人对总督透露自己私人秘密,说自己现在有些钱紧,问是否可以获得帮助,至少给自己一些贷款。公共基金好像都被用来满足这些目的了。

7.      从外省调走显贵、领袖和有能力的人,这个过程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过程会默默地产生革命。

8.      巴黎在不断扩大,同时,农村的地方自治权在不断萎缩,独立生活的激情和特征不断消失,农村特有的东西消失得越来越多,古老的国家生活正在渐渐消......相反,国家生机勃勃,而且从未这么生机勃勃过。不过,国家生机的动力的主流只有一个,那就是巴黎。

9.      第三等级在陈情书中的愤怒并不是指向旧贵族,而是这些新贵,强烈要求不要放开贵族门槛,而是要缩窄通向贵族的门路。

10.  中产阶级对做公务员的热情和渴望从未如此强烈。当一个人获得了一小笔资金,他立刻就会用来购买职位,而不是投资于商业。这种可怜的对公共职位的痴迷,比起行业垄断和农业税来说,对法国农业和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11.  在获得官职方面,我们今天的热情比那时有增无减,不过那时和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本质差异:那时政府售卖官职,今天的政府则授予官职,今天的人们不用花钱,只要出卖自己的灵魂即可达成目标。

12.  杜尔说:“城市被自私垄断,它们只顾自己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本地区内农村和村庄的利益。”

13.  旧制度灭亡的根源:穷人纳税,富人免税。

14.  在英格兰,贵族承担所有责任,以换取统治权,在法国,贵族一直拒绝缴税,作为失去政治权力的补偿。

15.  详细研究旧制度的行政和财政史,你就能明白,缺钱会让一个政府堕落到何种地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温和;而且一旦没有制约,一不怕曝光,二不怕革命——民众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它会有什么特点,会耍什么伎俩。

16.  民众的内心深处普遍充满了对官职的欲望,这种欲望奴役着人心,也成了大革命的源泉之一。

17.  这套制度实在太恶了,而人的美德实在太弱,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18.  农民好像从整个民族里被淘汰下去了,丢在一边。

19.  于是,所有的大众激情都伪装成了哲学,政治生活被猛烈地推进文学堆里,文人一时间控制了舆论,占据了自由国度里政党领袖的位置。

20.  文人代替了贵族的位置,但贵族却支持而不是阻止这种篡权。理论一旦确立,就不可避免地转化成政治激情和行动,贵族不知道这些,所以根本没有反对那些可以彻底摧毁他们的特殊权利甚至摧毁他们的存在的种种学说的探讨,反而,贵族们选择埋首其间,作为娱乐和对智力的磨砺,一边享受着豁免权和特权,一边心平气和地讨论根深蒂固的旧传统如何荒谬。

21.  压制有时会妨碍思想的传播,但更多的时候则会加速它。

22.   当苦难不可避免,人们就能耐心忍受,但一旦有任何避开苦难的可能,一切就会变得无法忍受……痛苦已经减轻,所以病人的感觉更加敏锐了。封建旧制度从来没有比它行将就木时,更让法国人痛恨。

23.   1780年的人,没人认为法兰西在衰落,相反,此时它前途无量。

24.  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25.  农民的处境,是当时上流社会日常谈论的话题,也是强烈同情心释放的对象。他们不断建议方法,消除压在农民身上的罪恶。

26.  革命一起废除了宗教和法律,人的精神开始失去平衡,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什么原则可以参考。

27.  在放弃因不平等收税带来的利益时,他们却执意保留特权的名义,这就让穷人很不领情,而且更加痛恨这种不平等。

28.  上层阶级的热情,煽起大众的暴怒和贪欲之火,并最终从思想上武装他们,来摧毁自己。

29.  仁慈理论和暴力实际之间的落差,其实不难理解,只要记得革命的发动者和实施者不同就可以了。为革命做准备的是这个民族最有教养的三个阶级,实施它的是最粗野和莽撞的底层人民。

30.  当对自由的热爱被暴民统治和无政府状态挫伤,渐渐变得苍白,手足无措的国家便开始寻找一个主人,为专制政府重建提供无数方便条件。那位伟大的天才一眼就发现了机会注定成为大革命的继承者和摧毁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