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成 果 报 告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骆志煌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是由福州高级中学骆志煌老师依托福建省和福州市2个中学历史学科“骆志煌名师工作室”,由骆志煌主持,工作室成员福州二中郑辉、福州高级中学黄峥和福州八中林琴等老师参与并作为实践成员,开发的高中历史学科校本选修课程(选修Ⅱ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成果。该成果自2005年开始设计规划,2006年9月伴随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开发与实施的一个课程项目,至2017年底已逾12载,初现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1.项目设计的教育环境与学科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史》是福建省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开发和实施的一门校本选修课程(选修Ⅱ课程),对该课程的实践和成果总结,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
2005年初,福建省教育厅开始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前期工作,骆志煌老师应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委托,执笔了《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30号),对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作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组成员,参与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纲要》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的制定并执笔其中1个必修模块,对历史学科新课程的结构和要求也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这是该项目提出的教育环境。
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在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和领会中,认识到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的课程要“体现多样性……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个要求对于普通高中现有的课程资源而言,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资源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抓住这个契机,为中学历史学科在高中课程实验中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一门校本课程(选修Ⅱ课程),并在多所学校开展教学实践。这是该项目实施和能够得以推广的学科背景。
2.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1)学科课程资源在新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短板。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学校层面最大的困难是教育资源的的重新整合与调配,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科方面的困难则是课程资源的相对短缺,尤其是新课程要求的选修Ⅱ课程模块,是大多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短板。骆志煌老师时任福州八中分管教学和教研工作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同时作为福州市中学历史学科“骆志煌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依托福州八中作为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和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平台,提出的补齐课程资源短板的方案。
(2)历史学科课程目标方面存在偏差。相对于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当时的中学历史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传授而轻精神内涵阐释、偏重知识积淀而轻人格(精神)塑造、偏重知识建构而轻文化价值引导的不合理趋向。我们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结合骆志煌老师在作为福建省首届教学名师培养人选期间提炼的“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学科思想(教学主张),将该项目作为“追求历史教学的文化价值”的学科终极目标的承载平台,依托文化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直接且明确的目标。
(3)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有待提升。在国家课程的格局下,历史教师只需按照教科书和大纲等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没有开发课程的需求和任务,因而相对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帮助历史教师不仅会教教材,还要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尤其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从教学方法中提炼教学策略,最终形成学科思想(或教学主张)的能力与意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的实践活动从2005年开始,历经12年的3个阶段。我们根据不同的实践探索阶段的现状与任务,结合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项目实践的研究策略与方法。
1.项目前期的准备阶段
2005年9月,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开展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前期的课程管理者和学科教师的新课程培训,骆志煌老师提出开发《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的设想,着手开始制定计划与方案,并通过图书资料和互联网收集课程资料,形成课程大纲与简要讲义。
2.项目开发与实施阶段
2006年9月,我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骆志煌在福州八中开设《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选修课程,开始了高中新课程在“选修Ⅱ课程”方面的实验探究。直至2014年底骆志煌老师调离福州八中,该项目作为福州八中的校本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由骆志煌和林琴老师开展为期8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优化行动研究策略,骆志煌老师撰写的论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于2013年4月发表于核心期刊《历史教学》。
本阶段主要任务和成果是,不断完善了文化史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每一轮的选修课备课和学期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查阅和整理新的资料,补充和修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文史史料,优化了该课程的内容结构,并于2103年底开始编著《中国古代文化史(稿)》教科书,申请“名师工程”出版经费的支持。该书稿由骆志煌老师编著,郑辉、黄峥和林琴老师为该书稿提供史料搜索,撰写教学设计与课例。
2011年,骆志煌作为福建省首批教学名师培养人选,提炼和总结“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学科思想(教学主张),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将该课程的实施提升至历史课程的学科思想与教学策略的层面。
3.项目的总结和推广阶段
2015年初,骆志煌老师调任福州高级中学校长,作为历史学科的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引入福州高级中学的课程体系中,为福州高级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学生提供选修课程。
2016年1月,《中国古代文化史读本》(骆志煌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课程实施进入了有规范课本的实践阶段,读本的正式出版也推动了该项目的推广。
2016年6月,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及领衔的通知》(闽教师〔2016〕16号),骆志煌老师领衔福建省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依托省市2个历史名师工作室,将该项目在福州二中、云霄一中和霞浦六中等省内数所中学推广,骆志煌老师撰写的提升性论文《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发表于核心期刊《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以此专题为省内外教师培训开设了十多场次的讲座,郑辉老师应邀多次在省内开设《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史常识》《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等讲座和示范课,黄峥老师的《百家争鸣》评为福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历史学科高中组优课……我们开展这些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验证其推广价值与可复制性,在我省的历史教学届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1.开发了一门经过10年课程实践的高中校本选修课程
本项目的第一显性成果是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选修课程(选修Ⅱ课程),该课程是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一项课程成果。改成果经历十载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稳定,具有适用性、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一门课程,并在省内多所学校推广实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益,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同与肯定,目前有不少地区的学校主动联系,要求引进该课程。
在经历过实践的检验后,项目组成员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形成以下认识。
(1)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出发点应该是要遵循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校本化课程结构的组成因素,首先要以学生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校本化”,这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主要区别,课标的界定是“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的最终作用者是学生,《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历史视野与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的,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以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和思想内涵为内容,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本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2)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动态的,可以并且需要及时调整。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区别之一在于校本课程是动态的,可以并且需要根据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校本课程的建设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在课程规范、整体目标及基本途径、基本操作方法等方面有一定规范的前提下,动态发展、不断生长变化。
首先是因为随着社会热点、教育改革的进程等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变化,尤其是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校本化的课程资源也会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均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其次是因为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也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主动优化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三是因为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会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方面也会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自然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3)课程目标定位于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近年来针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关于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着重教学轻教育、重智商轻情商等方面问题的讨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历史知识与所谓的相关能力而已,更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事实、敬畏历史”的史学观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这个意义而言,历史学科在内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负面影响也同样严重。
《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较必修课程而言,不是那么的严格和功利,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适合他们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的课程。作为教师则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秉承“用事实与证据说话”的文化信条,树立尊重事实、敬畏历史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塑造有利于他们健康发展的人格。
2.建构了“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学科思想,形成系统的行为模型和行动策略
《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课程以姓氏文化、汉字、茶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中医药文化、节气文化、经典文化和地方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专题为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我们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的平台和途径,并以此为鹄的,在“学术视野,人文情怀”的中学历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作为“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中学历史教育的学科思想的课程实践。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对中学生进行文化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追求。基于对“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定位和“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学科思想,我们设计了“读(文本解读)、究(究踪溯源)、悟(生成感悟)、鉴(以史为鉴)”的行为模型,进而为每个行为模型设计了若干的行动策略。
(1)“读”——文本解读。我们的历史知识均来源于不同途径的文本,各类文献中的不同形式的史料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不同形式的文本变形。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角度,信息时代海量数据对学生在信息的搜索、筛选、重组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面对知识的迅速更新,借助文本解读拓展学习领域和实现终身学习的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人才标准的必然。对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指导的策略有三:一是文本的泛读与精读策略,二是以多元的视角解读文本的策略,三是厘清教科书与拓展文本之间关系的策略。
(2)“究”——究踪溯源。我们的历史学科知识揭示,任何历史现象和社会发展进程都有其复杂且深刻的社会原因。在历史教学中以“究踪溯源”为策略,根据不同学习专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应用相应的学习方法与历史思维开展探究学习,是将我们的历史教学不断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我们对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层面的解读和实践层面的行为模型。我们在这方面开展了“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探究学习”策略统领下的学科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还为学生学会与不同见解的人开展合作和探究学习创设平台。
(3)“悟”——生成感悟。我们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而是要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平台,帮助学生“生成感悟”的策略有二:一是提供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提炼观点,在究踪溯源的过程中生成感悟;二是依托对史料的文本解读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反思。我们还可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学会结合社会现实,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社会影响进行反思,帮助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有价值问题。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历史教学就关系到为未来培养出什么样的社会人的问题,其文化价值就有了社会意义的载体了。
(4)“鉴”——以史为鉴。我们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地表述和评价过去、分析和感知现在、展望和预测未来,才能“以史为鉴”地关注社会发展。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史记》,旨在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其以史为鉴的治史功略,依然是今天的我们依托中学历史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策略。治史至“以史为鉴”的高度不是中学历史教学所能轻以企及的,我们仅能从较为直接的层面预设教学策略有二:一是帮助学生在认识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原因、影响与作用等社会因素,学会感知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学会整理和分析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二是指导学生应用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他们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通过分析历史而获得的感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汲取的智慧和人生经验,都可以在未来成为社会主流力量时学以致用,回馈现实。
3.探究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规律,为中学教师学术素养的提升提供课程层面的实践支撑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的理念与实施能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是促使教师逐渐确立了“课程”的理念。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只需按照预设好的教科书和大纲等课程资源执行课程,没有开发课程的需求和任务,相对而言更缺乏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知识和技能。校本课程开发则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力,也对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会教教材,而且要会实施课程。
由于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和人文科学的特征,在实施中是可以而且应该依据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动态生成和持续变化的,课程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也可以因授课者掌握的课程资源和递授对象而异,适时调整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教师对“课程”和“课程资源”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效度。
(2)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历史教师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实践工作者(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者)为改善实践而进行的系统的和自我反思的科学探索,它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介入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中,校本课程的动态性特征要求教师不仅仅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还要以研究者的角色置身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对开发的校本课程在行动中观察,注重反思的环节,及时修正和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促使课程的良性发展,另一个方面也促进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探究和总结,形成规律型的认识,不断提升行动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整体上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四、效果与反思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校本选修课程(选修Ⅱ课程)为实践主体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在经历了10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后,取得了局部的预期效果。我们在实践的行动研究中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归纳问题,以推进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1.该项目的十年实践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师的综合素养
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项目在这方面发挥了历史学科层面的积极作用。该项目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以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和塑造健全人格,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提供了课程方面的支撑,也有助于高中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品位的提升。福州高级中学在2015年底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依托传统名校的文化传承,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课题目标是把名校的文化传承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相结合,结合中学课程实践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研究实践,以学科的研究带动整体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能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学科课程方面的实践。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的实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平台,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实践方面的借鉴。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规范化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我们在开展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了认真规划实施和推进项目的实验,及时总结成果和经验外,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归纳汇总与反思,以期为下阶段的探究活动提供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区别之一在于校本课程是动态的,可以并且需要根据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追求正规化,也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在课程规范、整体目标及基本途径、基本操作方法等方面有一定规范的前提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是动态发展、不断生长变化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没有一矩之规,与现有的中学课程的规范化要求存在差异,该课程的实施在规范化方面的掌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的素养与工作态度。
我们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完善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体系,制定动态的评价维度和标准指标,以适应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求,这个问题在即将到来的下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会显现的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格局、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应对新的课改形势,教育部在近期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课程结构又有了更新的架构与要求。如何应对新课改形势下对历史课程动态评价和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新要求,是我们下阶段开展进一步探究活动的主题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