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君祖殿与上下杭商帮

题目:张真君祖殿与上下杭商帮
作者:林精华
书报刊名:《福州晚报》2005年12月4日B3版


一、“闽商”精神是什么?


  “闽商”是与晋商、徽商、粤商、浙商等齐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闽人的“崇商”意识始于元代,经历明清以至民国时期,长达数百年才形成了“闽商”精神。“闽商”精神是什么?我们可以用40字予以概括,即是:“善观时变,顺势有为;勇冒风险,敢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意气;义利相合,勇担道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这是具有中华民族商业道德传统的“闽商”奋进、创业历史的生动总结。
  省委书记卢展工十分重视“闽商”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去年5.18“海交会”期间,又同时召开了“闽商”第一届大会。“闽商”代表济济一堂,建言献策、互通信息、联络感情、投资兴业,为繁荣和发展福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尽力。这是八闽大地商贸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大事,特别是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今天,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上下杭地区是“闽商”的发祥地之一


  闽都南台(台江),特别是义、帮洲,三保和上下杭地区,因得闽江三面环绕、“东江浪向应到海”之地利,唐宋以来便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内、对外贸易的口岸之一,是本地农副土特产品和传统手工制品以及闽省各地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所以福州南台地区也是源远流长的“闽商”发祥地之一。闽人的“崇商”意识始于元代,而盛于明清直至建国前夕,经历数百年长盛不衰。
  自元代开始,在南台地区就出现了“城廓南有市,灯火夜眠迟”,“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和“商人载酒晚移舟”的商贾云集、千舸辐辏、经济繁荣的热闹景象。
  到了明清时期,福州南台地区已形成全国性的木材、茶叶、纸张、菰笋四大市场,名闻海内外。截至建国前夕,这些产品仍占全国市场的巨大份额而居于前列的地位。


三、张真君是上下杭商帮供奉的“商神”


  要探索明代中叶以后上下杭地区“商帮”的出现,不能不提到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又经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位于下杭路两座古桥星安桥与三通桥之间的“张真君祖殿”。祖殿坐北朝南,殿前横河面临商业区台江“上航”和“下航”(古“航”与“杭”通用)河道渡口,水运交通十分便捷。西通三捷桥、白马河;南通安远桥、万寿桥,双向流入闽江。水涨时潮头两进,故有“真君殿前潮水两头涨”的独特水文景观。这在福州绝无仅有。
  张真君祖殿奉祀的是永泰县月爿洲人张慈观。他生于唐天祐年间(904-907年),出身农家,长大后当过佣工。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王审知开疆治闽伊始,瘴气疫疠流行,茅草初垦;加上乡村暴徒到处扰乱,村民深受其苦。这时张年轻气盛,体魄健伟,精通武术,且为人急公好义,爱助弱者打抱不平。后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学法数载,张艺成下山为民除害,做了不少造福桑梓的好事,深受群众景仰。张曾在白云寺当头陀,及老,在闽清金沙溪一大石上“坐化升天”。为纪念这位行侠仗义酿成“正果”的善士,于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在闽清金沙建有“张圣真君之堂”;在福州,张活动和居住过的地方,也建有“张真君祖殿”。堂、殿建成,地方政府的官员上报朝廷,皇帝嘉其恩义,赐张为“大化真人”,并“奉旨祀典”。从此群众称他为“张真君”或“张圣君”。这两座堂、殿都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尚存,诚为极珍贵、极难得的文物古迹,被定为市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两朝及至建国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并把福州“商会”、“金融公会”和“商事研究所”的会址设在殿内。以此为中心,再辐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区,分别成立各商业同业公会的分支机构。由此可见,“张真君祖殿”实质上是各商帮、各行业在商务活动中议行论市、互通商业情报的信息发布中心。要研究福州商业史,特别是上下杭地区的商业史,不能不研究“张真君祖殿”历史的发展沿革。这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四、上下杭“商帮”与以商业功能为主的“会馆”


  自鸦片战争福州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向西方列强开放以来,处于福州经济中心“金三角”的上下杭地区,商业出现畸形的繁荣。这里是洋货倾销的市场,也是省内外农副土特产品销售的市场。洋行、钱庄、批发商行、名店铺、货栈、会馆、商会、金融公会、商事研究所、各同业公会、古民居、深宅大院和名胜古迹等,星罗棋布,商贸文化的气氛极浓。在这里,商行鳞次栉比,达百余家,规模宏大,资本雄厚,少零售,多大宗批发,按经营商品的不同,组成不同门类的“商帮”,垄断和控制着福州乃至全省的市场。计有木、茶、油、笋、纸、米、糖、纱、布、钱、船、南北货、国药等帮,均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他们为了同业利益,以乡谊为纽带,联络感情,互通信息,减少摩擦,协同纠纷,促进商业活动,建立了以商业功能为主,具有同乡会性质的地域性“会馆”。在南台共有24个,其中有一半在上下杭地区。如建宁、浦城、泰宁、周宁、绥安、兴安、南郡、福鼎、寿宁、建郡、永德、邵武等会馆。此外,三山、福安、古田、永福、汀洲、延郡、尤溪、闽清、宁德等会馆也多在其周边地区。起始,商帮与会馆并存,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之后,会馆逐渐式微,而商帮却继续存在直至建国前夕。


五、执商界牛耳的“兴化帮”中的“四大金刚”


  在上下杭地区的“商帮”中,除本地的福州帮外,还有兴化帮、建瓯帮、沙县帮、浦城帮、洋口帮、连城帮、福安帮、南平帮、古田帮和闽南帮等,其中资本雄厚,势力强大,经商得法,最负盛名的当推“兴化帮”,而兴化帮中又以号称“四大金刚”的最为著名。即林时霖(林沛然)的“聚源发”号纸帮;何元育的“何元记”号船头(海运)帮,并兼营闽南土特产、北货、糖、房地产及投放高利贷,资本首屈一指;苏开勋传子秋兰的“义美”号的全省规模最大的南北货帮和蔡友兰的“蔡大生”号烟花鞭炮并兼营汽车运输和进出口帮。这“四大金刚”在当时都是执福州商界牛耳的“海运公帮”(进出口)会员号的主要成员。建国前,由于蔡友兰热心公益,回馈桑梓,在商界深孚众望,曾担任省、市总商会会长和海运公帮理事长;建国后,历任市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市工商联顾问等职。1991年病逝,享年90岁。
  此外,船头帮罗家的赵英球、张家的宋景焰;国药帮“广芝林行”的徐建禧、“咸康行”的张桂荣、张桂丹兄弟;茶帮号称“毛茶帮之王”的“生顺行”的欧阳妹弟和外运茶叶出口的张德生;福安糖帮的周逢通;钱帮的尤柳门、罗梓藩、曾宜、朱积斋;南北货帮的叶文兰;天津板帮的多振伯、黄如碧;纱布帮“黄恒盛行”的黄瞻鳌、黄瞻鸿兄弟和纸帮的黄锦云等,也都很有名气。这些商帮有本市的,省内的,也有外省的,都具有一定的实力。邓炎辉、邱映光、蔡友兰、徐建禧、柯伯诚、尤德錡、罗郁坦、黄瞻鸿、黄骏霖、刘永业、张希珊、梁天宝、倪松茂、王贤镇等都是当时福州工商界的著名人士。


六、投资兴业,襄助公益,造福桑梓


  建国前,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但这些商帮竞争有术,经营得法,除极个别破产者外,绝大多数都成为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其中实力较为强大者,雄心勃勃,不满足于在福州及周边地区商务的发展,往往把商务扩展到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解放后,他们及其后代在异地他邦发迹,但恋祖爱乡的情结不减,总不忘故土神明的赐福,不忘乡情和亲情的交融。每逢神诞和传统的节庆日或祖居地举行各种招商引资和商贸交易盛会,都亲自或派代表返乡参加,与当地的工商界人士,互通信息,联络感情,团结协作,洽谈商贸,投资兴业;并慷慨解囊扶贫助学,兴办教育和各种慈善事业,以回馈社会,造福桑梓。
  他们在异地创业成功,仍念念不忘故土。改革开放以来,经常组团寻根访殿,积极献资,使“张真君祖殿”这一福州乡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代表得以重修,恢复原貌。为此,新加坡的陈作富,南洋的吴传芳,香港兴安会馆的郭祖基,台湾临水宫的李钧杰,台湾《罗星塔月刊》和《福州月刊》发行人方冠英、程法望等先生作了诸多的努力。在台江区政府的支持下,张真君祖殿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重现了昔日的热闹与辉煌。
  总之,张真君祖殿的神像文化与上下杭地区的商贸文化密切结合,创造了福州南台地区历史上商业的兴盛与繁荣。目前,台江区政府正计划对古老的上下杭地区二横一纵的街区进行改造。既保留原有街坊的原址原貌,又具有古朴与现代化建设并存的新意;既保存丰富的文物和名胜古迹,又与大庙山、彩气山、三通河、星安河的山水融为一体,凸现福州“秦淮河”的自然、人文和商贸景观。把上下杭地区开辟成为集商贸、旅游、购物、休闲、饮食于一体的好去处。使名闻海内外的“闽商”及其商贸文化发祥地之一的上下杭地区拆迁改造后,与中亭街形成台江区西部的商业圈,再铸昔日台江商贸及其文化的辉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