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
(一)课程性质/3
(二)基本理念/3
二、课程目标/6
(一)总目标/6
(二)学科核心素养/6
三、课程结构/9
(一)设计依据/9
(二)结构/10
(三)学分与选课/12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
(一)必修课程/12
(二)选修I课程/26
(三)选修II课程/45
(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
五、实施建议/61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
(三)教材编写建议/84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历史教育得到全面、持续发展,是历史课程所坚持的价值追求。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等,都要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措施、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要始终贯穿着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
4.精选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历史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注重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从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认知的角度出发,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揭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趋势,展现人类社会的变迁,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启示,发展历史思维,拓宽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中国与世界。
5.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历史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深入思考和探究;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衔接
高中历史课程要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要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要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不同的历史学习需要,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7. 形成科学而多样的评价机制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注重以形成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多样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尤其是要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能够获取、辨析并运用历史材料,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感悟和体会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探究历史的方法,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解释与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素养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设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本理念,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依据该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学分安排,设计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和类型,使历史课程的设计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创新性、选择性和关联性。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的类型及其衔接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4.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要适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
5.历史学科发展前沿。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课程内容不苛求面面俱到,而是注重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探究。
6.课程改革的经验。充分吸取近十多年来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7.国际历史教育的比较。在对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使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既能顺应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又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结构
1.课程的类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设一个模块,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个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
选修Ⅰ课程设三个模块,模块1-3分别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历程》。各模块的结构是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在专题下的具体内容则依照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上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此类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专业倾向而设置。
选修Ⅱ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设两个模块,模块1为《史学入门》,模块2为《史料研读》。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资源等,由学校自主开设。选修Ⅱ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发展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2.课程的关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以下课程之间的关联:
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高中历史三类课程的关联。历史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这三类历史课程之间,具有纵向发展的关联性、递进性和提高性。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本史事和发展脉络,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历史选修Ⅰ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从三个主要领域,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历史选修Ⅱ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通过这三类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与其相关学科课程的关联。历史课程的设计考虑到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地理等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既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相关内容的配合,又注意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课程的作用,力图使各学科相关课程发挥出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学分与选课
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满。建议必修课程安排在高中一年级。学生经必修课程的学习,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
历史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2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学生修完所选修的模块后,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4,可获得相应学分。
历史选修Ⅱ课程的每个模块2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修完所选修的模块后,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一)必修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1.内容标准
本课程旨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程共有35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讲述,展现人类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逐步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总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上的延续、变迁与发展,学习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历史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1)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孕育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史前研究领域的不同作用。
(2)夏、商、西周与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以及相关的礼乐制度,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确立的特点。
(3)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认同的形成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史实,认识“华夏”认同形成的意义。
(4)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衰亡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和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创新成就。
(6)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通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通过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中外交流,认识隋唐盛世的繁荣与开放。
(7)中唐至两宋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了解中唐至两宋时期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8)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通过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明朝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
知道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10)清前期的繁荣及其面临的挑战
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
(1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与局限性。
(1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1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侵华的罪行;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5)人民解放战争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解放的原因和意义。
(16)百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通过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探讨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特点。
(17)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认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成就及经验教训;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9)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通过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史实,概述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20)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通过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1)古代世界
知道早期人类的产生;理解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各文明古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22)西欧封建社会与伊斯兰世界
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基督教会和伊斯兰教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教权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关系。
(23)大航海时代
通过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4)殖民势力到来前的印度、日本和朝鲜
通过了解莫卧儿帝国、日本的幕府以及朝鲜李朝的统治,认识殖民势力到来前东亚与南亚主要国家的历史特点。
(25)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实现。
(26)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并引起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及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认识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2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道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并引发的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28)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道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以及一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认识一战前后的世界格局。
(30)一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各国的应对
了解一战后国际格局下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认识苏、美、德、日等国面对这些新变化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及其影响。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的过程,认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理解战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32)冷战与二战后世界格局
通过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知道冷战发展与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3)亚非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知道殖民体系瓦解的基本进程;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认识亚非拉国家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
(34)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35)新科技革命与文化多样化
了解新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的急剧变迁;认识文化多样化在当今世界的表现,以及人们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
2. 教学提示
(1)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从而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时,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主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活化重点、突出重点,并以点带面,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主题的探讨和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历史情景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到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及作用、影响等。
(4)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单元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5)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必修(9)
明朝的制度建设与16世纪的社会变动
活动主题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航海活动与海上贸易
活动目标
1.深入认识16世纪中国航海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世界背景。
2.综合利用文献、地图、水下考古等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中国、亚洲和欧洲航海活动的性质和作用。
3.重新认识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中外海上贸易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过程
1.从明代小说(如“三言”)中寻找白银在中国普遍流通的描写,再现使用白银进行买卖的情境;通过中外文献、考古资料等,了解白银来自美洲、以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的史实,以及白银普遍流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运用中外历史地图,知道欧洲商船从美洲到达东南亚及中国,以及中国商船到达东南亚各国和日本的航行路线,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知道中国商船的规模及主要货物。
3.对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教师讲授、学生主题报告会、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对这一时期的“倭寇”事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或张居正改革等问题进行研判。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活动,拓宽学生的世界视野,以达到加强时空观念、加大历史理解宽度的目的。活动过程的安排体现了新视野带来的对史料的新发现和对史事的新理解,以及对传统历史问题的新解释,贯穿了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重视。
例2
内容标准必修(14)、(1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活动主题
“老兵”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寻找战争时期的“老兵”,了解他们的事迹,并尝试从历史当事者的角度看历史。
2.运用文献、口述等的方式,对历史有具体、深入的理解,提高搜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以及历史写作的能力。
3.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活动过程
1.以个人活动为主,通过文献查找、阅读书籍、人物探访(如探访老战士或其后代)等方式,对一位“老兵”的事迹进行了解和研究。
2.整理所研究的对象的相关材料,写一篇《“老兵”的故事》,叙述其事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将同学们所写的文章出版一期墙报,或汇编成册,进行交流。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经历者进行个人研究,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亲身经历联系起来,理解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并从普通一兵的身上感悟到革命军人的精神。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对具体人物的事迹进行描述,从而提高运用材料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
例3
内容标准必修(20)
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活动主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变迁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考察,接触社会实际,了解人民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
2.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历史与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拟定、实际调查活动的操作、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调查结论的撰写等,提高运用这一方法的技能。
3.切身体会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4.通过社会调查,提高接触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及其内容范围、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活动成果及其评价要求等,对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2.学生可自愿组成调查小组(以3至5人为宜),围绕家庭收入、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与文化、通讯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查主题,确定具体目标,制订调查计划,选定调查对象,编写调查的问卷或访谈的问题。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对选定的调查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
4.对社会调查的数据、访谈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小组成员
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组的对居民生活变迁的调查报告文本,并制作调查研究结果汇报的课件。
5.在全班展示各组的调查研究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对各组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对身边的历史变化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效果,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活动过程中,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在搜集社会信息、与他人交流等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
例4
内容标准必修(25)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活动主题
探寻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文化渊源
活动目标
1.阅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材料,提取与新兴阶级诉求有关的信息,梳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文化渊源。
2.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
3.通过理解上述关系,建构相关史事的内在联系,学会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研读教师提供的有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材料,筛选出与新兴阶级诉求的信息。
2.建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联系,以适当方式加以呈现,如编制图表、撰写小论文、制作演示文稿等。
3.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师生共同完成对学习情况的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设计选择了世界历史中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所涉史事多的学习内容,意在提示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方式,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设计突出了学生提取史料核心内容、建构时空关联、探寻因果关系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发展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
3.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素养1、3、4)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及发展的总趋势;(素养3、5)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素养2、3、4)学生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素养3、4)能够初步具备从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素养4)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素养1、3、5)
(二)选修I课程
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
1. 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来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则依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的建立和规则的制定。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军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制度的关注重点。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这些内容,将会大大深化我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1.1.政治体制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秦以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西汉以下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了解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知道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情况;了解新中国的基层管理制度。
1.6.货币发行与财政税收
知道世界早期文明中货币的产生,了解中国和西方历史上金属铸币和纸币的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及其与役的结合过程;知道中国古代针对工商业的税收和专卖制度,及其与西方近代相关制度的异同;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2.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上的国家制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探明某一制度产生历史的背景,以及与该制度有关的历史渊源;在了解该制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并认识该制度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2)教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措施,一是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到具体的国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明了某一制度创立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二是要对某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辩证的分析;三是要注意到某一制度是否在以后有不断完善或问题暴露、积累、激化的情况等;四是对国家制度进行横向的比较时,要避免简单的类比和抽象的优劣评判,而是通过比较更清楚地认识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异同。
(3)在本模块各学习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民众层面等,以深入认识某一制度的作用及影响;或从中央与地方、法律、经济、民族、教育、外交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察。
(4)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进行认识,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判,形成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建构自己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一1.1
政治体制
活动主题
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分析并理解这一关系的特征。
2.运用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经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通过了解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学会通过历史加深认识中国的国情。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定各组的研究主题(如按历史时期分组,分别探讨各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方面的情况;或按地方行政级层、财政税收、军队编制与部署等专题分组),分别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各组制订具体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分别搜集和研读有关材料,如阅读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论著,利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等。
3.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
4.组织全班的报告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
5.各组在报告会的基础上,对本组的研究报告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更为完善。
6.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总,编成文集,作为本模块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探究,对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进行梳理,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与合作,以及对研究成果的不断打磨,提高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素养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一1.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活动主题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德意志统一为例
活动目标
1.了解德意志民族意识构建的历程,探讨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认识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及影响。
2. 在认识德意志统一的基础上,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利弊。
3. 尝试通过重点分析,以点带面,加强对史事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活动过程
1. 以“统一前德意志人生存状状及社会心态”为探究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从地理位置、政治格局、经济状况、社会构成、文化与宗教等方面,对德意志统一的因素进行多维认识。
2.查阅俾斯麦的相关材料,辨证分析以俾斯麦为代表的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在德意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分组搜集西方其他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材料,比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异同;讨论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活动说明
本活动通过让学生学习、探索普鲁士民族国家形成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通过以点带面、比较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异同,通过认识重要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能力。
3.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主要发展线索具有大致的认识,同时能够对欧美国家在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成就及其历史渊源获得简单了解,并且初步掌握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由来和概况。(素养1、2、3)学生将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从自身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力求在相对的范围内臻于完善。(素养4、5)
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的主要食物生产,以及建立其上的社会组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改进;理解食物安全生产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
2.2.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认识近代以来机械动力、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的意义。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知道股市、电商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4.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
了解古代亚欧地区主要人口迁徙及区域开发活动;了解近代以来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概述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6.交通与社会变迁
了解古代的路、桥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上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2.7.疾病、医疗与公共卫生
知道历史上流行病的传播与防疫;了解中医中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概述世界卫生组织的产生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影响。
2.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本模块的教学是从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进行考察,以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考察的视角,以引领学生深入认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是怎样不断发展变化的。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延续与变迁、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的互动作用,使学生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历史的问题。
(3)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地理条件、人们的社会活动与实际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性,与学生的现实感受及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
(4)本模块的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多元化的特点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区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交流的加强,逐步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客观反映差异,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物质文明的多元性,同时更要以世界视野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
(5)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历史学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生物学、建筑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各学科知识。
(6)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一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活动主题
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
活动目标
1.考察今天在中国的外来农作物的来源,了解它们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传入中国的,以及这些物种引入中国后的情况。
2.以考察的外来农作物为例,认识外来物种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如粮食生产、饮食习惯、生态环境等),进而探讨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活动过程
1.教师可先概括介绍人类历史上物种交流的不断扩大。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外来农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玉米、西红柿、西瓜、南瓜、辣椒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考察其来源及引入中国的情况。
3.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粮食生产、民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物种交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4.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同学们的成果汇集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某一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情况的探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对象并进行史料实证的能力。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作物很多,学生选择何种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要根据所掌握的史料情况而定。对于一些外来农作物的传入的时间及对传入地的影响,学界有不同的认知。学生应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辨析,并能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一2.5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活动主题
探讨历史上不同地域民居的特征及成因
活动目标
1.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域民居的概况,包括建筑形态、居室设计、住宅选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2.探讨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考察影响民居变化诸因素。
活动过程
1.学生可分若干小组,选择某一区域的民居进行探究。
2.各小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梳理材料中所反映的民居演变历史、特点和风格,分析其形成的因素及对生活的影响。
3.各小组将研究的结果制作成课件,在班上汇报演示。
4.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讨怎样的居住方式更美好。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某一地域民居特征及其成因的考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上,由于经济、气候、环境等因素,不同地域的民居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活动中,学生如能根据自己的探究,较具体地揭示各地民居的特征,并能论述其成因。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更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的能力,以及能自己构建历史叙述的能力。
3.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进步的变迁历程,以及为改善生活而展开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素养1、2、3)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应和谐发展的认识,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和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素养3、4)
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历程
1.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文化的视角,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化血脉。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本课程通过人类不同地域、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与传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现象建构内容框架。着重从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基本内容、方式、途径、渠道、方法、手段等,陈述和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不同文化间传播交流和传承的具体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社会影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地域、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传承、互鉴共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养成开阔的国际视野,涵养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提高人文素养,培育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传承和发扬中国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社会使命感。
3.1.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2.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3.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4.战争与文化碰撞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3.5.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
通过了解历史上主要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认识宗教传播给不同地方带来的文化差异,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3.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3.7.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的共享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2.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时,要认识到本模块是从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对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加以考察。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人们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多个方面,使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纳,使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在传播中得以发展和扩大影响。
(2)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特性,如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特的风格)、多元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多姿,领域宽阔,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吸纳性(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连续性(中华文化的发展绵延不绝,承上启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等,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下探讨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与传承的,在问题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突出特色及作用、影响等进行分析。
(4)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结合已学的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下运用多种类型的材料,对历史上文化的交流进行探究,形成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正确认识。
(5)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一3.5
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
活动主题
从佛教文化景观体会文化传播的影响
活动目标
1.知道宗教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某种宗教的文化特色和地方文化传统。
2.通过佛教文化景观了解历史上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3.体会文化景观是某种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变迁的最为直观的体现。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佛教传播路线示意图”并选择世界各地著名的佛教文化景观(如寺庙、佛塔、造像、石窟等)图片,简介佛教传播的历史背景、空间分布及文化特色。
2.学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佛教传播的不同地区,分组搜集相关图片(鼓励实地拍摄或描绘),或按时期,或按地区,或按景观形式进行分类,尝试发现这些景观承载的文化传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如唐代中国的佛寺与同时期印度、日本、朝鲜的佛寺,又如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佛寺与云南、西藏的佛寺等)。在寻找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佛像、壁画、纹饰、设施等细节。
3.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尝试解释和归纳这些景观承载的文化传统以及造成其异同的历史与文化因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查找资料,特别是通过实地采访,了解这些解释和归纳可能是不同的,尝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4.根据小组的汇报,师生进行综合评价,并鼓励学生以此方法为例,分析其它宗教文化景观对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影响。
活动说明
本活动设计选择了具有历史学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交叉特点的 “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专题,意在通过学习情境创设,突破难点,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活动设计以我国较为常见的佛教文化景观为代表,从搜集佛教文化景观图像入手,特别安排搜集史料、观察史料、比较史料、解释史料的系列史料实证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实证,领悟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一3.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活动主题
严复、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严复和商务印书馆对西学的译介,认识近代以来留学生以及出版机构在传播近代西方先进思想、启迪民智上的重要作用。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了解严复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是他对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的译介;了解商务印书馆的创设、其对包括严译在内的多种翻译作品的出版,以及这些作品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
2.在对所搜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可按分组推选代表,围绕下列主题进行报告:严复为什么从一个学习海军的留学生变为一个积极译介近代西方学术的思想家?《天演论》等严译作品为什么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引起巨大反响?商务印书馆这样的出版机构在传播近代先进思想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上述报告进行整合,深入认识甲午战争后知识界的思想变化,以专题墙报、网络分享等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学生的参与过程、表现和对问题的理解进行综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一个人物和一个机构,体会“开眼看世界”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学生主题报告的问题要以人的经历为中心,即那个时候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本活动把学习海军的留学生严复和张元济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联系起来,旨在认识个人和机构在中国近代变革程中的不同作用,重点在于强调对历史人物的动机、行为,有关机构所起历史作用的历史理解。
3. 学业要求
通过学习本选修课,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播交流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了解历史上对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素养1、2、3)通过阅读材料、自主探究等活动,了解人类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基本方式、途径、方法和手段。(素养2、3)通过搜集有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小论文,举行各种形式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关注联系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史为鉴。(素养2、3、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世界意识,扩大国际视野,拥有博大胸怀,树立爱国主义和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族人民都为创造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素养4、5)
(三)选修II课程
模块1:史学入门
1.内容标准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了解有关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对一些具体的史学研究案例的分析,尝试像史学家那样对历史进行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我们踏入历史之门,在史学研究之路上前行。
1.1.历史与历史学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建构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1.2.历史观与历史研究
知道历史观对于史学研究和史学发展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的不同阐释;知道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辩证运动上的基本观点,以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如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主义的原则、阶级分析的原则、整体研究的原则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1.3.史学的优秀传统
知道中外史学发展的大致经过,了解史籍编纂的主要体例及其编纂特点;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及治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优秀史学家秉笔直书、扬善抑恶、去伪存真、追求信史的精神;认识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知道中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重视;知道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读史常识举要
知道有关历法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历史纪年方法,如公元纪年、回历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知道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与名的称谓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在称谓方面的一些用法,如尊称、谦称、避讳,以及谥号、庙号等;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知道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进行鉴别和考证的重要性;了解有关史书版本、校勘、辨伪、考据等一些鉴别史料的方式方法,认识到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了解探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如分析、比较、联系、归纳、综合等方法,知道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原则,并尝试运用这些基本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1.6.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知道历史著述中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对历史的理解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历史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尝试对不同的历史解释与评判进行分析。
1.7.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在了解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尝试选定一个与历史有关的问题,自行拟定研究的计划和方法,在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辨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所写的论文有一定的逻辑层次,体现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论文中的引文与注释符合规范的要求。
2.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注意以学生所学过的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一些具体而典型的材料(如史料、史家的论述等)进行分析与理解,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有关的史学知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各个学习主题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重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评判等活动,在对问题的研究及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3)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模块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深入阅读,开展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广泛探讨,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进行观点交流。
(4)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二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活动主题
中国古代历史书籍的编纂形式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史籍的多种编写体例。
2.通过对相关史籍的阅读,了解各种史籍体裁、体例的编写特点和叙事方式。
3.通过对不同编纂形式的史籍进行比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纪传体史书组、编年体史书组、纪事本末体史书组、政书体史书组、学案体史书组等。各组分别对所选的史籍编纂形式进行研究。
2.各组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活动可分为三个步骤:(1)阅读所选史籍的目录及片段,了解该类史籍编纂的形式及其特点;(2)阅读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中对这种史籍体例的论述,如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了解古代史学家的有关评价;(3)查找并阅读对这种史籍体裁及体例的研究文章,了解当代学者的看法。
3.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各小组同学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所选史籍的编写特点和叙事方式。
4.经过小组讨论并形成共识后,写出本组的研究报告,对所选史籍编纂形式的体裁特点、体例结构、叙事方式进行综述,并分析其特色。
5.在班上进行小组研究的交流,各组介绍本组的研究报告后,进行意见交流与点评。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直接接触中国古代史籍中具有典型性的编纂形式,了解我国古代历史著作在体裁、体例上的特点,认识我国古代史学的优秀传统。选取经典的史籍进行深度阅读,是本活动的主要特色。通过对史籍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古代文献史料的承载方式;通过对史籍编纂形式及其特点的概括,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二1.4
读史常识举要
活动主题
编制历史人物年表
活动目标
1.学会编制历史人物年表。
2.通过编制历史人物年表,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
3.运用年表阐释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定一位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研究的对象。
2.搜集所选历史人物的相关材料,在阅读的基础上对该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尝试对相关史事进行考订。
3.进行人物年表的编制。在编制时,既要注意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进行梳理,凸显该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也要注意其所处时代发生大事,按时序加以排列。
4.在班上展示自己制作的历史人物年表,并通过对年表的解说,向同学介绍该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提出对该人物的评价。
5.将全班同学编制的历史人物年表分类编辑,汇集成册。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通过对某个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在全面了解该人物事迹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编制人物年表,梳理并展现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搜集、阅读相关的材料,而且需要自己动脑、动笔,完成人物年表的制作,并对自己的制作进行阐释说明。通过这一有深度学习特色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素养;同时,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价值观的素养。
3.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历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增强学好历史的信心。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以及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和功能,了解史学的优秀传统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理解史学探究的目的是求真求实;(素养5)了解一些习史的基本常识,(素养1、3、4)知道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重要性,了解史学家是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论证的;(素养2)能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探究历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对历史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解。(素养3)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问题,运用正确的史观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的问题;在自己对历史的论述中,能够史论结合,并全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素养4)
模块2:史料研读
1.内容标准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探究的基本依据——史料的介绍。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史料是指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但由于时代和认识上的局限,并非所有史料都能进入人们的视野。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等类别,搜集和整理不同类别史料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原则;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也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准确的认识。
2.1.史料及搜集、运用史料的原则与方法
知道什么是史料、史料的类别与史料的特点;了解搜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知道综合运用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与价值。
2.2.文献史料研读
依据主要的文献史料类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史料进行研读;认识该项史料的价值,知道文献史料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体会搜集和运用文献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文字史料应包括:(1)史书,(2)档案与文书,(3)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4)地方史志,(5)碑铭与简牍,(6)族谱、契约、籍账等民间文献。
2.3.实物史料研读
知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进行研读;知道对实物史料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考古学、科技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实物史料应包括:(1)器物,(2)建筑物,(3)历史遗址。
2.4.口述史料研读
知道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是重要的史料,知道神话、传说、史诗等也是口述传统的组成部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口述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口述史料的价值与局限;学会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整理口述史料。所涉及的主要口述史料应包括:(1)回忆录与其它口述史记录,(2)神话、传说、史诗。
2.5.图像史料研读
知道绘画、雕刻、照片等图像是重要的史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知道对图像史料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图像史料应包括:(1)绘画,(2)雕刻,(3)照片,(4)古地图。
2.6.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知道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录音、录像等记录手段,了解录音、录像、纪实性影视作品等在记录近一百多年来历史方面的独特价值;尝试利用录音、录像手段记录当今社会的不同侧面,掌握整理、利用这类史料的基本方法。所涉及的主要音像史料应包括能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录音、录像及纪实性影视作品。
2.7.数字资源的利用
在有条件的地方,学会通过互联网利用数字资源,以更为方便地获取所需史料;知道数字资源的价值与特点;尝试围绕特定历史研究主题,通过数字资源寻找相关史料;可以获取史料的中外主要数字资源,包括文献、图片、历史地图等等;初步了解数字资源与大型数据库的利用给历史研究带来的变化。
2.教学提示
(1)教师要认识到,本模块的教学是以开展学生历史阅读活动为主,要引导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的问题。因此,本模块的教学过程重在对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制订本模块的教学计划和进行各学习主题的教学设计时,一是应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二是要确定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范本及适当的数量,三是设计好引导学生研习不同类型史料的问题,四是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
(3)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并组织好学生的阅读活动,提出相关的要求,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对史料进行研习的体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进行交流。
(4)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二2.2
文献史料研读
活动主题
《资治通鉴》如何确定历史的开端——探寻史书的背后
活动目标
1.知道史书的记载带有史书撰写者的主观倾向,全面认识史书的史料价值。
2.知道判断史料价值应从了解史料作者及其所处时代入手。
活动过程
1.教师给出相关史书记载(“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及“臣光曰”后的段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字面含义。
2.了解有关“三家分晋”的史实及历史意义,提出问题:《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其历史的开端?
3.通过理解“臣光曰”那段材料,知道司马光对“三家分晋”的态度以及他对该事件发生原因的看法。
4.回顾以前所学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史实,了解司马光对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政治立场,进而理解《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历史开端的真正含义。
5.以课堂讨论或课后作业的形式,认识了解史书作者对全面、准确理解史书史料价值,及对认识《资治通鉴》性质的重要性。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按照典型的阅读和理解史料的程序设计的,即先读懂史料,然后了解史料作者,进而对史料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准确理解史料的意义。这既体现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也包含了对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的训练,而教师引导学生将司马光所处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代与“三家分晋”的时代相联系,则反映了建立不同时代之间历史关联的能力。
例2
内容标准选修2.5
图像史料研读
活动主题
图像如何证史——观察《自由领导人民》的细节
活动目标
1.通过油画《自由领导人民》,加深对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反抗波旁王朝复辟斗争的理解。
2.通过观察画作的细节,了解图像能够提供哪些史实,理解历史学习一定要从细节入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油画作者德拉克罗瓦以及油画创作的历史背景(1830年7月的巴黎起义)。
2.展示画作全貌和不同细部,请学生对油画的细节(如三色旗,女性人物裸露的胸膛、赤脚和弗吉尼亚小帽、长袍,男性人物的礼帽、腰带和裤子等)进行认真观察,然后尝试对画中的人物、物品、景色等分别表示或象征着什么进行猜测,并对猜测结果进行讨论。
3.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通过细节和其它相关资料,对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分别代表、象征什么,以及这些象征具有怎样的历史文化渊源加以解释。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七月起义为什么发生——法国大革命后的历史曲折和人心所向。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使人理解图像材料如何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使史料实证这个素养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全面。活动过程包括对画家及画作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以及对画作内容、特别是细节的分析,以此了解这些内容细节表现出哪些史实,并对画作反映出的史实加以解释。在这个活动中,需要理解的是画家、画作,解释的却是历史,显示了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素养的相互关联和重要性。
3.学业要求
在学习了本模块之后,学生应初步体会和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素养1、2)通过了解和尝试解读不同类型的史料,知道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知道如何获取不同类型的史料并将其利用于历史研究;(素养2、3)在对不同史料的特点和研究范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知道综合运用不同史料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素养2-5)
(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
水平等级 | 水平划分 |
水平1 |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时空观念)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史料实证)能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述史事的含义,概括其要点,并同以往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历史理解)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已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历史解释)能够表现出对中国与世界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欣赏和感悟,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价值观) |
水平2 | 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时空观念)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重构历史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史料实证)在对史事的叙述中,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地想象、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理解)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历史价值观) |
水平3 |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时空观念)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表现出对史料的理解;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史料实证)能够理解某一史事所涉及的多种联系,以及不同史事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理解体现在自己构建的历史叙述中。(历史理解)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历史解释)能够判明历史叙述中的价值取向;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进步历程,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价值观) |
水平4 |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时空观念)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史料实证)能够辨识历史叙述者的原意,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在理解史事多种联系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历史理解)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充分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历史解释)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能够将历史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历史价值观) |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教师要确立新的认知观和教学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力图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意识,建构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全面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历史学科的性质及其功能,深刻领会历史课程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全面认识历史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对历史进行认识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理解”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核心所在,对历史的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确立是要建立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历史解释”是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重要体现,是检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教师只有整体认识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发挥出历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教师在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而且要依据课程标准具体设计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的教学目标,以使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能够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例如,针对“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在制订必修模块的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史料重构历史的实证意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史料的不同类型及其价值,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制订选修Ⅰ模块的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整理、辨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对相关历史问题作出更全面的解释。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尤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而不要将核心素养机械地分离,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都简单地列出五个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示例1:
必修课程的B1.4.“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衰亡”这一学习主题的教学,对于“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的学习内容,如果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就显得过于简单、空泛,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也不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强。而且,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提升的过程,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因此,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可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就将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向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并可以测评。
2.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主题的方式依次呈现历史的进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而历史选修Ⅰ课程则并不按照时序编排,而是每个学习主题涉及一个重要的领域,各学习主题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关联,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探寻与模块主题相关的史事,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及成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整体梳理教学内容,把握每一学习主题所涉及的范围、重要史事和核心问题,并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联系起来。
在分析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
(1)把握学习主题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对学习主题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该主题所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础上,概括和确定该主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着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示例2:
必修课程B2.5.“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学习主题,史事的范围是三年解放战争的进程,关键问题一是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解放的原因和意义。这两个关键问题涉及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是教学内容中的核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
(2)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在分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提炼出来。尤其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含的史事多,所以更需要突出核心要点,通过重点内容的突破,带动整体内容的教学。
示例3:
在必修课程B1.3.“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认同的形成”这一学习主题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变动的主要表现是各国的变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包括诸多内容,如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移风易俗等。诸多的变法内容如果一一展开讲授,是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的,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已学过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这些变法内容中最核心的措施及其作用作为重点,如奖励军功——打破世卿世禄、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瓦解,实行土地私有;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突出这三个要点,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变法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制,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
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教材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
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
示例4:
可将必修课程B1.1.中的“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B3.1.中的“早期人类的产生”整合在一起,使中外历史上的早期人类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新的学习主题,既能使教学内容更为集约,又有助于学生在人类起源的大视野下进行学习。
示例5:
可将必修课程中的B2.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B3.11.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整合为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可以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内容更有整体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凸显历史纵向联系的整合,即对历史发展中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主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专题,或设计出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示例6:
在必修课程B1和B2的教学基本完成后,可以将中国疆域的发展整合为一个探究的主题,设计综合探究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主题:中国历代疆域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中国历代疆域发展过程的梳理,加强时空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
2.比较中国历代疆域图的变化,提高对历史地图的辨识能力和运用能力,认识中国疆域在历史进程中的联系、延续、发展。
3.通过对中国重要的边疆地区的历史考察,加深对这些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
活动过程:
1.搜集、梳理中国历代疆域图。
2.观察中国历代疆域图中的疆界四至,并进行比较分析。
3.将本活动主题拓展为若干探究活动,如:
(1)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题,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如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疆域进行综合考察,运用地图中的信息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分别设定为研究主题,进行历史考察,搜集有关的历史文献材料和分区地图,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这些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3)以“中国历代都城的变迁”为题,运用地图及所学知识,说明历代首都的历史地理情况,分析建都的多方面历史因素。
(4)以“从地图中探寻家乡的历史变迁”为题,考察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名称变化、属地范围、行政区划建制归属等,具体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变化。
4.在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主题研究报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探究的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说明:本活动的组织,可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和年级活动等多种方式。
这一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深度学习、拓展学习的意义,又有复习、巩固的作用。尤其是这一活动将问题探究与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树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逻辑、教学过程的环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视为教学的本位、重点,以调动和发挥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质性线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材的整合与教学资源的利用等都要围绕着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
示例7:
必修课程B3.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学习主题,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中,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工人运动与当时工人阶级的生存境况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教师可设计以下的情境:
教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新兴的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很多原先是农民或手工业者的人,现在成为产业工人,用机器生产并获得工资。那么,他们的实际处境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这幅图片:
教师:图片中的这两个工人在干什么?
学生:他们在挥动榔头。
教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用榔头砸什么?
学生:好像是在砸机器。
教师:是的,他们在捣毁机器。这是一幅描绘18世纪晚期英国工人捣毁工厂机器的漫画。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很多工厂都发生了工人捣毁机器的事件,而且不断蔓延,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反抗运动。工人为什么要捣毁机器呢?这与他们所受的苦难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工人生存状况。
随后,教师通过材料说明当时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工资低,生活环境恶劣,劳动权没有保障,以及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和女工,排挤成年男工等。
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工厂制度下工人的痛苦以及自发的抗争,进而引出工人们在斗争中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必要。
(2)以问题为引领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而且,教师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示例8:
在必修课程B3.12.“冷战与二战后世界格局”这一学习主题中,有关冷战的典型史事有很多,诸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在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整合时,教师需要抓住这一主题的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促动学生的学习。
问题:
1.什么是冷战?冷战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有何区别?
2.为什么在二战结束后会出现冷战的局面?
3.冷战的进程及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4.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5.冷战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实际上就构成了这一主题教学过程的逻辑层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获得新的认识。
上面的这个示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问题。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可先让学生对将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有哪些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解答的问题、有哪些想自己在课堂上阐发的问题,等等。教师在汇集学生的这些问题后,结合问题的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以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3)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
学生对历史学习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简单接受地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对相关史事的了解,尤其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的要点逐一探讨,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这就需要教师要考虑到:一是要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示例9:
必修课程B1.2.“夏、商、周与早期中华文明”这一学习主题中,有关分封制的教学,涉及到实行分封的过程、如何进行分封、分封给什么人、分封的作用等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直接讲授这些内容,而是通过以下史料及问题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结论。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 周本纪》
问题:1.被封侯是哪几类人?
2.结合地图和材料,指出这些人的封国在什么地方?
3.周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对上引材料的分析,可归纳出受封的是先王之后、功臣和王室贵族,并结合地图,从封国的位置看出周王通过分封,拱卫王畿,经略边疆。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不是由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而且,在研习史料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解读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4.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多维度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应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改善教师的教学为目的,采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方式方法,设计或提供各种形式的评价任务,在系统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量化和质性的全面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1)在评价的理念方面,应从多个维度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状况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与评价的标准应多样化,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性功能。
(2)在评价的原则方面,应坚持科学性、发展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实用性等原则。教师应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维度;注重评价信息获取的多元化,通过课堂观察、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纸笔测试等多种途径收集评价信息,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规,用清晰、简要、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
(3)在评价的目标方面,要明确评价是为了判断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历史学科素养所达到的程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期望达成的教学境界和学习标准。评价目标的确定,必须与课程内容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保持一致。而且,要将教学、学习和评价视为一个整体,使教和评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评相互促进。
示例10:
学习主题:
必修课程B2.9.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价目标:
目标1:能够了解“文革”结束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目标2:能够阐明思想解放运动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3:能够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法制建设、思想文化等方面梳理改革开放的主要发展历程,通过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目标4: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目标说明:
目标1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目标2涉及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目标3涉及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目标4涉及历史价值观。
此例中的评价目标,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又与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是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所必须完成的共同要求,因而有着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目标,不是仅局限于评价的鉴别功能,而是更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引导、诊断、反馈等功能。
(4)在评价的标准方面,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中对核心素养表现水平的四个层次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描述,对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可从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表现等几个方面实施评价。为确保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应在评价任务和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清晰、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例如,课堂学习评价,主要是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因此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通过学习产生了哪些变化。如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知道”“了解” 作为评价标准,而应是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示例11:
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评价标准
指标 | 评价要点 |
基本 史实 | 1.对所学史实的理解程度如何? 2.对相关史实能否建立联系? 3.能够将所学史实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认识。 |
基本历史概念 | 1.能否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是否掌握对历史概念的归纳、概括的方法? 3.能否准确地运用历史概念对历史进行阐释? |
历史 观点 | 1.能够辨识所学文本中的历史观点? 2.能否运用正确的史观来解决相关历史问题? |
这一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评价标准,与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记诵有本质上的区别,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具体运用时这一标准时,可结合教学内容加以细化,分出层次,以便于操作。如对基本史实的评价:
示例12:
学习主题:
必修课程B3.6.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评价内容:
工业革命的影响
评价标准:
水平1:知道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
水平2: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水平3:认识到工业革命使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并将此前处于世界市场之外的国家和民族统统卷入世界市场的旋窝。
水平4:认识到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世界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都受到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
此例中的评价标准,是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解释的水平程度为主,其中,水平1反映出学生理解了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提高了生产力;水平2反映出学生理解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开辟更大的市场而进行殖民扩张;水平3反映出学生进而认识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全球的影响;水平4反映出学生能以大历史的视野即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联系到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
(5)在评价的方式方面,可采用多样、灵活的方式,如纸笔测验、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教师观察等;评价的主体亦可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如学生历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其形式包括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主题演讲、历史影视作品评论、编辑历史小报、制作历史网页、开展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手工制作、历史剧表演等。这些既是历史教学活动,也是历史评价的方式。
对历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在标准的制订上应注重从不同维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取得的成果,明确列出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的具体标准(要素)和水平。
示例13:
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
等级 项目 | 优秀 | 良好 | 有待提高 |
论文 选题 | 选题角度新颖,有较强探究的价值。 | 选题较恰当,有探究的价值。 | 选题一般,探究的价值不大。 |
资料 搜集 | 资料丰富且典型,翔实可靠,有价值,能说明论点。 | 资料来源较广,内容较为丰富,比较可靠,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论点。 | 资料来源单一,缺乏典型性,不能很好地说明论点。 |
论文 内容 | 立论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客观,论证过程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论点比较明确,论据较充分,论证过程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论点不够明确、论据不够充分,未能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文字 表述 | 体例规范,语言准确、流畅,有清晰的逻辑层次,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历史评判,并表现出积极的思想感情。 | 语言基本准确、流畅,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对历史的解释较为合理,有思想感情。 | 语言不够流畅,逻辑层次不够清晰,说服力不强,缺乏感情。 |
交流 反思 | 表述清楚,讲话有条理,有创见;通过交流讨论,修正完善自己的论文。 | 表述较清楚,讲话比较有条理;通过交流,修改自己的论文。 | 表述不清楚,讲话条理性较差;在交流后未能吸取好的意见。 |
示例14:
历史板报设计的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 表现描述 | 权重 | 评价方式 |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
态度 | 1.积极查找资料,为板报设计作准备。 | 5% | |||
2.认真完成板报设计。 | 5% | ||||
主题 | 1.主题适当、明确。 | 5% | |||
2.主题所含的子题完整。 | 5% | ||||
内容 | 1. 内容具体,有一定的信息量。 | 20% | |||
2.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 20% | ||||
图文 | 1.文字叙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 15% | |||
2.图片清晰,图文相互配合。 | 15% | ||||
3.版面布局合理,色彩运用恰当。 | 10% |
(6)在评价结果的反馈方面,教师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控,明确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反馈形式要多样化,过程性评价结果可采用等级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描述性评价结果,通过量规,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反馈中要有适当的鼓励和支持。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结果做出评定,应关注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反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要更过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历史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探究能力、历史核心素养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其学习行为。可增加诸如“师生对话与交流”环节,通过对话,解读和分析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并对评价的信息赋予各方都能共同接受的新意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教师应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并重视对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改进,实现以评价促进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1.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普通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主要衡量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历史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格性考试,全体学生均须参加,以必修课程为考试内容,达到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即为合格,是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另一类是等级性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以必修和选修Ⅰ课程为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A、B两级一般应达到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2.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须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目标应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相一致,考查内容及范围应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为主,命制的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业要求,测查的内容及评定标准应以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相对应。
(2)以考查核心素养为重心。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命制,一是要注意选取对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二是要注意试题的难度能反映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层次;三是要注意试卷组合能够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检测;四是要注意试卷结构中知识分布、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分值分布之间的关系;五是要注意试题在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
(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抓手。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要命制,要着眼于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表现程度,尤其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核心素养水平。
3.考试命题框架的研制
学业水平考试框架是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的考试评价大纲,用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保证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对应性。考试命题框架主要包括:考试目标、考查内容范围、试题的不同内容和素养层次水平的分布、试题类型与数量、考试时间、试题样例等。在研制考试框架时,要注意考查范围、核心素养水平分布等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考查学生表现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程度。
4. 典型试题及说明(待补)
(三)教材编写建议
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材。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落实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效地体现历史课程总目标的要求,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达到学业质量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教学用书。
1.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原则
(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思路要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对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内容体系等进行设计,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范围和教学要点。
(2)要以唯物史观作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在史事叙述和观点阐释上要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力图科学、全面地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重体现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树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还要注意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体现出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的多源性和多样性,具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
(4)应遵循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使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体性与概括性有机结合,使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既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和适用性。
2.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要重点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力图使教科书的内容与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起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2)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注意所选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精选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典型性的史事,使教科书所呈现的历史知识既有认识价值,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理解、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拓展学习。
(3)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整体性,突出教学要点、核心内容和关键概念;要注重教科书中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内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学时数,使历史教科书的课题划分、内容编排等符合高中教学计划的安排,适于教学实际的使用。
(4)历史教科书呈现出的内容须有史实根据,要真实地、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应尽可能体现出时代性,适当引入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5)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容量和难度要适中,以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掌握。要力求避免选择过难、过繁、过偏的内容,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
(6)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既要避免内容上的不必要重复,又要避免初高中教科书之间的脱节;要力图使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初中的基础上,使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学生能够从更新、更多的角度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
3.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形式
(1)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在提供必要的史事叙述的基础上,应提供多种适用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研习材料、思考问题、作出判断,使内容的呈现不仅是知识的叙述,而且体现出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的统一性,知识掌握与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关联性。尤其要使教科书的活动设计能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设置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2)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助于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便于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还要为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条件,为教师自主选择、增补教学内容预留空间,以便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历史教科书内容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有力依托和工具。在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上,要渗透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质疑与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对历史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和结论再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给不同的学生留下一定的学习空间,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教科书还应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4)在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上,要注意课文部分与课文辅助部分的有机结合。课文辅助部分的设计应多样化,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使之有教学上的实用性。例如,学习专题或学习单元的导语,要具有概括性和引领性;每课的前言,既要提示学习要点,又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文配套的相关栏目,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图片、图表等要与课文内容相呼应,能够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课后习题的数量、容量、难度要适中,并具有开放性;活动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5)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应适当安排一些自学或拓展学习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取向提供机会和空间;还要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创造条件,为学校和教师拓展、开发内容资源提供可能性。
(6)历史教科书的版面设计要美观大方,文字排版要疏密得当,字体、字号要符合学生用眼健康的要求,选用的图片要清晰,并与文字叙述相配合;教科书的开本要恰当,装帧牢固,便于学生使用。
(7)本标准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留有足够的空间。教科书的编写可根据本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建构,提倡多种编写体例,提倡编写出有特色的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上,可在本标准课程内容中规定的范围内选取适当的内容,亦可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学习内容,但增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有助于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历史教科书与信息技术应用
(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为历史教科书的教与学提供支持,如提供相关的网址、配套学习光盘等,以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必要的课程资源,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2)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历史教科书建设中的运用,鼓励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的历史教科书,为数字教科书或电子书包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材料
(1)与历史教科书相配套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教师用书、历史教学图册以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等。其中,教师用书的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历史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提供支持。教师用书应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解释,提出需要重点理解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议,并提供有示范性的教学活动案例。
(2)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为辅助教学材料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引领,确保教科书教学辅导材料的质量。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加强课程规划与管理
(1)合理规划学校课程。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课程管理的权力与责任,统筹规划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综合发挥育人功能;制订不同类型的历史课程设置方案,首先确保国家课程的实施。选修II课程是国家设置的扩展、提高性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对选修Ⅱ课程的补充,使学校历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区和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确保历史学科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确保师资配备;建立学生选课指导、走班教学和学分赋予制度。
(3)加强课程实施的督导评估。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督导部门和学校责任督学的作用,加强对历史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形成教育督导、教育行政和教学研究工作的联动机制,确保历史课程开齐、开足,保证质量,形成特色。
2.深化教学与评价改革
(1)大力推进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各地区和学校要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积极引导历史教师探索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制度。各地区和学校要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的评价研究;加强对评价目标、标准、类型、方法、工具等的研究,努力使教、学、评一体化,逐步构建以考查发展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评价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组建胜任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队伍;统筹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课程培训、研修活动,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和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能力。
(2)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各地区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机制,围绕在历史课程实施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依据标准进行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各地要组建学科校本教研专业指导团队,帮助教师提升课程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地区和学校要统筹规划历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制度机制,探索运用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促使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